物业管理9大常见风险防范 !!!
发布时间:2017.08.08 11:35:43
物业服务企业业务繁杂,涉及多重法律关系,风险管理涵盖物业服务全过程。物业管理的风险特点是,物业责仼界定较难,风险事故类型多样,物业管理区域内,一旦出现事故发生人身、财产损失,物业服务企业往住脱不了干系。现对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风险做简要列举,以便加强物业从业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
一、项目决策风险
企业经营中,接管哪些项目,预期目标与最终结果等,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风险,有些企业为急于接盘,扩大规模,不问来龙去脉,矛盾重重,投入较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陷进拔不出或是未被聘用或是亏损严重。
二、服务合同风险
1.(条例)规定“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因此前期物业管理合同具有不确定性,物业服务企业随时有可能被业主大会解聘。一旦被提前解约,企业对项目的各种投入将被遗失,待收的欠费将形成矛盾。
2.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是具有委托性质的集体合同,由建设单位代表全体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虽然这种合同订阅行为是法规规制的结果,但在业主入住和合同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法规知识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发生对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订阅方式、合同部分条款和内容不认同、不执行,从而引发纠纷。
3.企业与委托方签汀的合同,由于未对管理服务内容、范围、期限、费用标准约定清楚,甚至过分放大企业安全防范责任,过度进行非理性服务承诺,导致一旦出现情况,企业将面对被追诉或索赔的风险。
三、违规装饰装修带来的风险
业主、物业使用人违规装饰装修,不仅会造成物业共用部位损坏、安全隐患、邻里纠纷等,增加物业管理的运行、维修、维护成本,还会使物业服务企业承担一定的物业装饰装修管理责任。
四、物业不当使用风险
在物业日常使用过程中,业主、物业使用人对物业使用出现不当行为和不当使用(如高空抛物、改变物业使用功能、堵塞消防通道、捐毁共用设备设施和场地等)。难以确定责任人;或业主、物业使用人因物业的“瑕疵或当事人的疏忽”而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物业服务企业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风险。
五、法律概念不清风险
在公共安全、人身财产的保险、保管方面,业主、物业使用人往往对物业管理安全防范主体的责任认识不清,误将本应由公安机关或业主自身承担的安全防范责任强加给物业服务企业,导致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物业使用人纠纷增加,物来服务企业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造成不必要的消耗,承担额外责任。
六、管理费收缴风险
业主、物使用人由于各种原因缓交、少交或拒交管理费,是物业服务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物业服务企业普遍缺乏有效追缴手段,收费风险是物业日常管理服务的风险之一。
七、公用事业费用代收代缴存在的风险
在公用事业费用(如水电费等)的代收代缴以及公共水电费分摊中,物业管理单位居于收取和缴纳的中间环节,如业主、物业使用人不及时、不足额缴纳相应费用,势必导致物业服务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承担其不应有的风险。
八、管理项目外包存在的风险
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外包是物业管理动作中常见的现象。在对项目外包单位的选择,以及合同订阅、实施管理的诸多环节,物业服务企业虽然可采取多种手段加以控制,但潜在和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如选择的专业公司履约时,专业服务行为不符合物业管理服务要求,虽然物业服务企业可能通过要求整改予以解决,但其后果往往是业主、物业使用人的将责任归咎于物业服务企业。
九、服务存在的风险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员工违规操作引发的问题,按照法律上称为的“雇主责任”,物业服务企业也将承担其改正员工不当作为的赔偿责任。
除上述风险外,在日常管理服务中还存在设备设施运行、消防、自然灾害等风险。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它是以观察实验、经验积累为基础,科学分析为手段。因此,物业服务企业要重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加强控制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建立事前科学预测、事中应急处理、事后妥善解决的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机制,把握风险的规律性,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规避、转移和控制风险,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来管理风险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来防范风险、应对紧急事件。